老友网> 24小时> 正文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

第十一届中国—东盟(南宁)戏剧周将于12月8日拉开帷幕

2024-12-06 08:15 来源:南宁市融媒体中心-南宁日报

  12月5日,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,第十一届中国—东盟(南宁)戏剧周将于12月8日至12日在南宁举行。第十一届中国—东盟(南宁)戏剧周是2024面向东盟文化交流合作论坛、第二届中国—东盟(南宁)文化月重要活动之一。
  近年来,依托历届戏剧周平台,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戏剧院团携手同行,双方缔结了深厚的友谊,促进了中国—东盟戏剧交流互鉴、共同繁荣,推动了人文交流合作惠及更大范围。今年的戏剧周将如约而至,在中外交流、名家荟萃、文化惠民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点。

  中外同台互学互鉴
  名家荟萃精彩纷呈

  戏剧周历来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、艺术互鉴的桥梁和平台,今年的戏剧周邀请了来自多个东盟国家和全国各地的优秀院团,荟萃了一批高水准的戏剧艺术家,让喜爱戏剧的群众过足戏瘾。
  山海相约,共谱华章。第十一届中国—东盟(南宁)戏剧周有来自泰国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亚、柬埔寨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缅甸7个东盟国家的12个文艺院团与来自中国各地的28个文艺院团相约南宁。国内外艺术家同台演绎,互学互鉴,共展东方戏剧之美。活动内容包括开幕式、优秀剧目展演、“金色殿堂”中国—东盟优秀艺术家个人艺术专场、交流座谈会、“旅途有戏”之中国—东盟戏剧进景区展演、闭幕演出等,讲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深厚情谊,让广大观众共享中国—东盟戏剧艺术发展的硕果。
  名家荟萃,各展芳华。第十一届中国—东盟(南宁)戏剧周汇聚了浙江、江苏、河南、河北、云南、山西、山东、安徽、陕西、广东及广西等中国多个省份的艺术院团和文化机构,涵盖了京剧、昆曲、秦腔、豫剧、曲剧、越调、晋剧、滇剧、婺剧、粤剧、庐剧、杭剧、绍剧、淮海戏等剧种。其中,多个参演剧团曾获得中国艺术节“文华奖”、中国戏剧节“中国戏剧奖”,更有欧凯明、李东桥、琼霞、梁素梅、郝士超、哈丹等多名中国戏剧“梅花奖”获得者担纲主演,剧目水准高,演员阵容强大,值得大家期待。

  文化共享艺术为民
  人文交流合作共赢

  文化服务供给是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部分,艺术交流更是国家之间民心相亲、加深合作的重要渠道。第十一届中国—东盟(南宁)戏剧周不仅通过剧目展演和街头互动让更多市民走近戏剧、体验戏剧,还将举行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艺术院团和文艺单位座谈交流等活动,通过探讨戏剧课题推动更多的合作项目落地,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。
  文旅融合,文化共享。第十一届中国—东盟(南宁)戏剧周活动坚持艺术为民的宗旨,以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质量为着力点,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、幸福感。活动期间,广大市民游客既可以走进广西文化艺术中心、南宁剧场、广西儿童剧院、邕州剧场等剧场观看剧目展演,也可以在邕州古城·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近距离、沉浸式观看生动丰富的戏剧表演,欣赏风情各异的东方戏剧。在街区里,人们在游玩时还能与传统戏剧之美不期而遇,穿上戏剧服装,参与互动,享受从“游客”变成“演员”的奇妙体验,感受绿城南宁的城市之美,品味文化的独特韵味。
  深化合作,互利共赢。中国—东盟(南宁)戏剧周致力于搭建传播友谊、文化互鉴的交流平台。历年戏剧周上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们交流、互学、共享,展现出了不同国家、不同区域的戏剧文化艺术之美。中国—东盟(南宁)戏剧周让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得到了生动彰显与诠释,让不同国家更深入了解彼此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,拉近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民心距离,建立起深厚的情谊,为交往与合作注入了内驱动力。值得一提的是,依托历届戏剧周的交流往来,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发起建立了中国—东盟戏剧合作交流机制,目前已有国内外120家文艺单位加入,这使中国与东盟常态化的交流互鉴得以实现,为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走深走实奠定坚实基础。
  今年戏剧周期间,中国—东盟戏剧合作交流机制成员单位将共同探讨中国—东盟戏剧数字化建设、中国—东盟戏剧人才培养与交流、中国—东盟联合创排剧目、联合开展戏剧艺术研究、中国—东盟演艺设备的使用与创意等内容,推动戏剧周交流成果的转化,让更多合作项目落地,深化人文交流与合作,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—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。

 

一审:甄翰文
二审:韦  玮
三审:罗  琼 

[ 编辑: 陈碧莹 ]
我有话说
为您推荐